事业单位E类联考是护理专业考生进入公立医疗机构的重要途径,其考试内容以“职测+综应”为核心,覆盖职业能力、医学基础及护理专业知识。2025年新大纲进一步强化政治理论,并调整部分题型,要求考生既具备扎实的临床知识,又需适应标准化考试的逻辑。本文从考试科目、题型结构、核心考点及备考策略四方面,系统解析E类护理岗的考试内容。

一、考试科目与分值分布
E类护理岗考试分为两科,总分300分,考试时间共3.5小时(职测90分钟,综应120分钟):
- 《职业能力倾向测验》(职测,150分)
- 题型:常识判断(20题)、言语理解(30题)、数量分析(15题)、判断推理(30题)、策略选择(15题)。
- 护理岗重点:
- 常识判断:侧重医疗政策、公共卫生事件(如2025年新大纲增加“健康中国2030”相关内容)。
- 策略选择:模拟护理工作场景,考察伦理决策(如“患者拒绝治疗如何沟通”)。
- 《综合应用能力》(综应,150分)
- 题型:医学基础知识(单选40题,共48分)+ 护理专业知识(单选20题+多选10题+案例分析3题,共102分)。
- 核心考点:
- 医学基础:解剖学、生理学、病理学(如“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”)。
- 护理专业:基础护理(如“压疮预防”)、内外妇儿护理(如“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指导”)、急救技术(如“CPR操作流程”)。
- 案例分析:结合临床情境,要求写出护理诊断、措施及健康宣教(如“肺癌患者术后护理计划”)。
二、2025年新大纲变化
- 职测调整:
- 增加“政治理论”模块,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(如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”的理念)。
- 数量分析题减少5题,判断推理题增加5题,更侧重逻辑推理能力。
- 综应不变:
- 医学基础与护理专业分值比例保持6:4,案例分析题仍为3道,但要求结合最新临床指南(如《2025版基础护理操作规范》)。
三、备考重点与策略
- 职测备考:
- 常识判断:每天阅读《人民日报》健康版块,积累医疗政策与热点。
- 策略选择:练习护理伦理案例库(如“患者隐私保护”“临终关怀沟通”)。
- 综应备考:
- 医学基础:以《生理学》《病理学》教材为核心,制作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。
- 护理专业:重点复习《基础护理学》《内科护理学》,结合临床案例练习诊断与措施书写。
- 案例分析:每周模拟2-3题,对照答案优化表述(如“护理诊断需优先解决首优问题”)。
- 时间管理:
- 分阶段复习:
- 基础阶段(2-3个月):通读教材,整理笔记。
- 强化阶段(1个月):刷职测真题,总结错题;练习综应案例分析。
- 冲刺阶段(15天):模拟全真考试,调整答题节奏。
E类护理岗考试内容既考验护理专业的临床知识,又要求考生适应事业单位考试的逻辑与题型。2025年新大纲虽强化政治理论,但核心仍围绕“基础-临床-应用”展开。备考需抓住三大关键:职测重逻辑与政策积累、综应重案例分析与规范表述、全程关注最新临床指南。通过分阶段复习与真题模拟,考生可系统提升应试能力,顺利通过E类联考。